新闻详情

做新时代文明人·助力“百千万工程” | 优秀作品系列④:《以茶为媒,以锅会友:一名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记》

来源:http://www.gdspeech.com.cn/news1152294.html
时间:2025-11-7 14:26:00

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、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、广东省教育厅、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、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,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、广东演讲学会承办的“做新时代文明人·助力‘百千万工程’”故事会活动圆满结束。我们将持续推出系列优秀作品,传播新时代文明故事!




英国约克大学(潮州市海外留学生) 王屏苹 《以茶为媒,以锅会友:一名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记》故事稿


大家好!作为一名在外求学的中国留学生,初到英国时,我满心期待地想和外国朋友分享中国的精彩,于是我在行李箱里面塞满了来自家乡的茶叶火锅调料。本以为这些美味能轻松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,没想到外国朋友看到茶叶时满脸疑惑,问这是不是某种草药;听说吃火锅,也有人好奇地问:“sorryPing,额,我觉得有必要先确认一下,把所有食材都煮在一个锅里,难道不会串味吗?”

那一刻,我突然意识到文化交流不能只靠想象,必须要实实在在的坐下来,一起品尝、一起交流。就像“百千万工程”因地制宜发展各地特色,我们也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,找到合适的交流方式。

有个周末,我特地约上英国朋友们一起品味家乡的功夫茶。我拿出小巧的紫砂茶壶和陶瓷杯,烧好热水,先把茶具仔细烫了一遍。朋友Georgie好奇地凑过来问我:“诶,你为什么要这么做?”我笑着解释这叫“温器”,它不仅能消毒,更能让茶具留住茶香,这就像你们英国人见到老友会热情拥抱一样,能让我们彼此的心更暖。接着,我放入一小撮武夷岩茶,热水缓缓注入,茶叶在水中舒展,幽幽的清香瞬间散开。我把泡好的茶分给大家,提醒他们慢慢喝,感受回甘。Georgie尝了一口,眼睛一亮,说和他们平时加奶加糖的红茶味道截然不同,这茶的本味也太迷人了。Emma也感慨,以前都是用大茶壶泡茶,这次用小杯子品茶,才发现原来喝茶也能这么有仪式感。

那天,我们聊起了各自的茶文化。我告诉他们,中国地域广阔,不同地方喝茶习惯还大不一样:像福建人,他们就爱喝乌龙茶,享受它的醇厚;四川人钟情盖碗茶,喝茶时透着一股悠闲;北方冬天寒冷,煮上一壶花茶,满室生香。他们也兴致勃勃地讲起了英国的下午茶,哎,涂点奶油奶酪的司康,加入了柠檬片的红茶,精致又惬意。文明交流需要各地发挥自身优势,发展特色产业,不同的茶文化在交流中碰撞出奇妙的火花,却又和谐共生。

还有一次是大年三十,我邀请几个朋友一起去中餐馆打火锅。桌上摆满了肥牛卷、虾滑、冻豆腐,以及他们从未见过的贡菜宽粉,还有各式各样的蘸料。刚把食材下锅,Rachel就忍不住提问:“我们平时吃饭都是分餐制,每人吃自己盘子里的食物,我很好奇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大家一起煮一个锅吃呢?”我夹起一片肥牛放在他碗里,笑着回答:“火锅的魅力就在于共享。你看各种食材一起煮,味道相互交融,变得更加丰富;大家围坐在一起,边煮边吃边聊天,热闹又温馨。这就是我们的中国人内心坚信的:大家携手共进,生活才更有滋味。”

Adam用筷子夹宽粉时闹了笑话,怎么也夹不起来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。我教他用筷子的技巧,他则和我分享英国分餐制的缘由,是为了保障卫生,也能尽情享用自己喜欢的食物。我告诉他,我们吃火锅也会用公筷公勺,既保留了一起吃饭的热闹氛围,又注重健康。一顿火锅下来,大家吃得热火朝天,Rachel直说这样一起吃饭的方式太有趣了,比自己吃一盘菜开心多了。

从功夫茶到火锅,我渐渐明白,文化交流需要用心、需要耐心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,也要关注对方的感受,用真诚打开沟通的大门。我们分享中国文化,也要挖掘生活中的独特之处,像功夫茶的仪式感、火锅的热闹氛围,都是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,同样要尊重彼此差异,在理解中寻求和谐共处。

作为留学生,我们可以做的是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,用美食、用故事,展现中国的文明与魅力。就像在那一杯杯功夫茶、一顿顿火锅中,让外国朋友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温暖与包容,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中国。而这种文化交流,从来都是双向的,我们在分享的同时,也在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,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。

让我们在海外积极传播中国文化,讲好中国故事,在每一次交流中,架起文明沟通的桥梁,让世界看到中国文明的独特风采。

谢谢大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