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、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、广东省教育厅、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、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,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、广东演讲学会承办的“做新时代文明人·助力‘百千万工程’”故事会活动圆满结束。我们将持续推出系列优秀作品,传播新时代文明故事!

广州大学 李 璇《那一面“光盘墙”》故事稿
食堂楼梯转角新立了一面“光盘墙”,我把同学们上传到青志联打卡小程序上最新的光盘照片贴在了上面。有人把吃光的盘子摆成向日葵,有人用番茄酱在盘底画笑脸。我发现其中有一张特别的作品:苹果芯被雕成了小房子,旁边写着“给食物一个完整的结局”。阳光透过照片中的盘底折射出光芒,将我拉回了那个闷热的午后。
刚考上研究生的我,正和室友们围坐在靠窗的餐桌前庆祝。斜对面突然炸开刺耳的哄笑,三个男生举着半瓶饮料碰杯,痛快地一饮而尽后离开。而我的注意力怎么样都没办法离开他们的餐盘,上面的白米饭几乎和刚盛的毫无差别,就这么要被倒进泔水桶。我的眼前突然浮现出舅舅在稻田边劳作的身影,他赤着脚踩在滚烫的田垄上,弯着腰给稻苗施肥,指甲缝里嵌满红泥,汗水顺着他沟壑纵横的脸砸进泥土。而现在,雪白的米粒就这么要被倒进泔水桶,看得我心中很不是滋味。食物从来不是凭空出现,那是农民伯伯浸在泥浆里的双脚、是烈日下淌成河的汗水、是无数个黎明前的弯腰劳作,才换来了餐盘里的粒粒分明。
后来,我常在餐盘回收处徘徊,我发现被倒掉的多是白米饭。我想,或许从最开始就可以做出改变,于是有天中午,我鼓起勇气对着窗口说:“阿姨,能给我少盛点米饭吗?我吃不完要浪费的。”她愣了下,眼角的皱纹突然舒展开来:“好孩子,懂节约,阿姨给你多打点菜。”那天我的餐盘里,胡萝卜炒肉片比平时多了整整一勺。
节约粮食从来不是孤军奋战。我偶然看见校报上有这样一篇文章,作者描述深夜看见清洁工张阿姨蹲在泔水桶旁,把学生倒掉的白馒头掰碎泡水,说要带回家喂流浪猫。那些馒头别人当垃圾,可她捧在手心像捧着金元宝。那晚我辗转难眠,月光透过纱窗落在我的床前,恍惚中看见田野间忙碌的身影,他们佝偻着腰在晒谷场翻稻谷,汗水顺着鬓角滴进泥土。
我的指尖抚过光盘墙,再次感叹它的来之不易,这是无数次餐盘回收处的叹息、校报上的呼吁、同学们紧握着空餐盘的坚持,才让文明节约的呼声凝结成这面鲜活的风景。
走出食堂时,和我一样的声音从食堂内传来,“阿姨,我需要少一点米饭”“阿姨,我也是!我也是!”这些声音此起彼伏,化作远处农田里的麦浪沙沙作响,我捏紧手机,点开青志联的打卡小程序,屏幕上光盘打卡的页面还在不断刷新,那些空餐盘连成的稻穗,正悄悄漫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