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由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、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、广东省教育厅、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、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,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、广东演讲学会承办的“做新时代文明人·助力‘百千万工程’”故事会活动圆满结束。我们将持续推出系列优秀作品,传播新时代文明故事!

大家好,我是来自广州市白云区京溪小学的刘芯雨。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《白云山上的文明星光》。
白云山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吧?它是广州街坊朋友休闲娱乐、锻炼身体的好去处,被誉为“羊城第一秀”。白云山的主峰摩星岭还是广州最佳的日出观赏点之一。我家离白云山很近,平时周末爸爸妈妈也会带我去爬爬山,登高望远,俯瞰整座城市的美景。
在美丽的白云山上,有着许多温暖的故事,就像山间潺潺的溪流,悄无声息地浸润着每个人的心田,诉说着文明的力量。
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播撒在登山道上,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伯就已经开始了晨练路上的“日常工作”。他手持长钳,拿着黑色的垃圾袋,沿着蜿蜒的山路缓步前行,偶尔停下来,弯腰拾起路边的塑料瓶、食品包装袋、纸巾。无论严寒酷暑,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。
起初,我们都以为他是白云山的清洁环卫工人,直到有一天,老伯的身边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,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,看样子应该是老伯的孙子,手里也拿着一个垃圾袋,正学着爷爷的样子,认真捡拾路边的垃圾。一位阿姨关心地问道:“老伯,请问您是清洁工吗?”老伯直起腰,擦了擦额头的汗,笑呵呵地回答:“不是啊,我就是来爬山的。”
那时,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也只是一名普通的登山者。很多人不理解,问他为什么要义务做这些呢?老伯笑着说:“白云山是广州的一张名片,看着它干净整洁,我心里就舒坦。”老伯朴素的一句话,让我们肃然起敬。渐渐地,越来越多的登山者被他的行动感染,自发加入到清洁队伍当中。如今,这支环保队不断壮大,捡起的是垃圾,拾起的是文明,他们用行动守护着白云山的洁净,也让文明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生根发芽。
白云山的文明故事还有很多。从前我们会看到登山道两边的竹子、树干上、凉亭的柱子上随处都刻着“某某某到此一游”,刚开始我也蠢蠢欲动,想要模仿用石头刻上我的名字到此一游,但是看到老伯和小男孩的文明举动后,我便忍住了,爸爸妈妈还夸我是文明的好孩子呢。现在这样的不文明现象大大减少了,树木恢复了它们原有的模样,旁边竖起了“爱护花草树木”的提示牌,大家也自觉遵守,不会再乱涂乱画了;凉亭的柱子和桌椅得到了翻新和维护,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,文明之风吹遍白云山每个角落。一位外地游客感叹道:“白云山的美,不仅在于风景,更在于这里的人。”
日出时,站在摩星岭,可以看到阳光一下子播撒在白云山的山峰上,非常耀眼。晨光点亮了云山珠水,而发生在白云山上的文明点滴,就像一道道微光,汇聚在一起,点亮了这座城市的温暖底色。
文明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峰,而是我们脚下的每一步,是我们身边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。让我们共同书写更多白云山上的文明故事,让这座山更美,让这座城市更文明!
我的演讲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